幻海优品 - 虚拟会员特价充值平台
  • 移动版|
    移动版
  • 公众号|
    公众号
  • App
    App

中国品牌上攻2022,“合资领跑时代”终于结束了?

2023-01-14

1月11日,乘联会发布了2022年各车企全年销量数据和排名情况。其中,比亚迪以180.46万台的成绩,反超一汽-大众问鼎年度销量冠军,首次实现了中国汽车品牌对合资品牌的超越,终结了其连续三年蝉联国内乘用车市场销冠的神话。此外,上汽通用、东风日产、长城的全年销量排位均滑落了3名,广汽丰田则超过了5名

1月11日,乘联会发布了2022年各车企全年销量数据和排名情况。

其中,比亚迪以180.46万台的成绩,反超一汽-大众问鼎年度销量冠军,首次实现了中国汽车品牌对合资品牌的超越,终结了其连续三年蝉联国内乘用车市场销冠的神话。

此外,上汽通用、东风日产、长城的全年销量排位均滑落了3名,广汽丰田则超过了5名排在第7,可以说,2022年各汽车品牌间的排位争夺战,激烈程度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。



自主轿车销量暴增

在2021年的国内轿车销量前15名榜单里,自主品牌上榜的车型只有宏光MINIEV(参数丨图片)、帝豪和比亚迪秦3款,然而仅一年时间,这一数字变成了5款,比亚迪海豚、汉和长安逸动的出现,更是直接让榜单“常青树”英朗和思域掉出了前15名。

具体来看,东风日产轩逸虽凭借新老款车型“同堂销售”的打法,在2022年蝉联了轿车销冠宝座,然而,和2021年的51.32万台成绩相比,近18%的跌幅还是说明了轩逸的竞争实力已出现疲软,像紧随其后的宏光MINIEV等对手,未来仍有极大的可能会实现反超,加上比亚迪、长安等车型的不断崛起,可以说轩逸在2023年稳住销冠位置将充满悬念。

另外从此次的排位顺讯来看,进步最明显的是比亚迪秦,该车型由2021年的第12名,连超卡罗拉、速腾、宝来、雷凌等合资劲敌,最终凭借34.19万台的全年销量,将名次定格在了第4名,而该成绩还是2021全年销量的1.8倍。



除了比亚迪秦,比亚迪海豚的市场表现还超出了外界预期,该车上市刚满一年,累计销量就迅速超过了20万台,仅比在华征战多年的一汽-大众宝来少8506台,参照其月销2万台左右的能力推算,海豚在未来势必会超越更多竞争对手。

而在2022年出现退步的,是朗逸、卡罗拉、宝来、速腾、雷凌等合资老将。

虽然卡罗拉在2022年仍排在前10名,但同比下跌23.5%的表现,是此次榜单中下滑幅度最大的车型,纵观前12个月的平均月销表现,其也始终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

宝来的退步则更明显,2022年的排位名次不仅下滑了4位,全年销量也出现了连年下跌的趋势,从2020年的34.47万台,到2021年的25.08万台,再到2022年的21.27万台,如果照此情况预测,恐怕宝来在2023年还会跌破年销20万台大关。



比亚迪宋一骑绝尘

尽管哈弗H6曾连续95个月蝉联SUV市场销量冠军,但始终留给了对手反超的机会,其先是在2021年开局连丢3次销冠,被长安CS75和本田CR-V交替超越,不过在第三代H6和国潮版等车型的发力下,其在2021年仍保持住了销冠位置。

只不过,来到2022年,哈弗H6彻底走下了“神坛”,其以全年25万台的成绩排到了榜单第3名,12月份的排名甚至直接滑落到了第11名,要知道,此前哈弗H6从来没有丢过月销前三甲的位置。

虽然哈弗H6不再代表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销量“霸主”地位,但比亚迪宋则以强势的市场表现接过了销冠接力棒。



坦白讲,比亚迪宋在今年的销量成绩可以说是一骑绝尘。

拿该车最近3个月的销量数据举例,比亚迪宋在10月份以超越季军哈弗H6近1.9倍的成绩,领跑当月SUV销量榜。

11月和12月更夸张,比亚迪宋还成为了当前SUV市场上,唯一一款连续3个月同比增幅超过100%的自主品牌SUV车型。

特别是12月,其单月销量竟然卖出了7万台,长安CS75以3万台夺得亚军,季军特斯拉Model Y也只交付了2.9万台,也就是说,将这两款车型的销量加起来,也没有超过比亚迪宋,其市场热度可见一斑。

以目前比亚迪宋的月销成绩来看,未来该车还极有望挑战单月8万台目标,不得不说,这将是继哈弗H6之后,自主品牌在SUV市场到达的又一新高度。



中国品牌加速向上

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在2022年经历疫情反复、缺芯少电、原材料疯涨等严峻问题,但包括自主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在内的中国汽车品牌,都经受住了市场和时间的考验。

换句话说,从这一年开始,合资时代终究要结束了。

正如上文所提到,曾3年蝉联年度乘用车销冠的一汽-大众被后来居上的比亚迪正式终止,这里面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,中国汽车品牌正不断蚕食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,更不断在瓦解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。



就拿眼下话题最热的新能源汽车为例,排进新能源厂商销量前15名的中国品牌,光是数量就占到了11家,除了上榜的吉利、奇瑞、长安、长城、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外,哪吒、理想、蔚来、小鹏和零跑也同样亮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。

而消费者极为熟悉的一汽-大众和上汽大众,在2022年被沦落到了队尾,分别以9.98万台和9.18万台收尾榜单第14、第15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份新能源厂商年度销量排名里,只有一汽-大众和上汽大众没能跨过10万台“及格线”,参照这两家品牌前12个月的平均销量来看,未来跌势恐怕还会加剧。



回望2022年,中国汽车产业可以说充满了挑战和变数,合资品牌集体增长放缓,中国汽车品牌“逆势”增高,所以展望2023年,相信中国品牌还会在智能电动化赛道里,向外界带来更多惊喜。


添加微信
微信客服号
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